2019年10月,區塊鏈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20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將“區塊鏈”列入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明確其屬于新基建的信息基礎設施。在國家政策、基礎技術推動和下游應用領域需求不斷增加的促進下,我國區塊鏈行業市場規模不斷發展,地域集中度較高,產業集群效應明顯。隨著區塊鏈技術成熟程度的不斷增加,區塊鏈行業正處在從2.0階段向3.0邁入的努力階段,在金融、交通運輸、物流、版權保護等領域有著良好的表現,為推動我國數字化建設,加快數字中國進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從定義來看,區塊鏈是一種按時間順序將不斷產生的信息區塊以順序相連方式組合而成的一種可追溯的鏈式數據結構,是一種以密碼學方式保證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區塊鏈是非對稱加密算法、共識機制、分布式存儲、點對點傳輸等相關技術通過新方式組合形成的創新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最大優勢與努力方向是“去中心化”,通過運用密碼學、共識機制、博弈論等技術與方法,在網絡節點無需相互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
從產業鏈來看,我國區塊鏈行業包括上游硬件、技術及基礎設施;中游區塊鏈應用及技術服務;下游區塊鏈應用領域等環節。上游硬件、技術及基礎設施主要是提供區塊鏈應用所必備的硬件、技術以及基礎設施支持,其中,硬件設備包括礦機、礦池、芯片廠商等;通用技術包括分布式存儲、去中心化交易、數據服務、分布式計算等等相關技術。中游區塊鏈應用及服務包括基礎平臺建設和提供技術服務支持,其中基礎平臺建設分為通用基礎鏈和垂直領域基礎鏈;技術服務支持包括技術支持和服務支持,技術支持與上游相關技術類似,負責為購買者提供區塊鏈安全防護等一系列基于區塊鏈產品的技術支持;服務支持包括數字資產交易場所、數字資產存儲、媒體社區等系列服務。下游應用領域包括應用區塊鏈技術與現有行業的結合,主要包括金融行業、物流行業、版權保護、醫療健康、工業能源等眾多領域,區塊鏈作為新興技術,下游應用領域眾多,發展潛力十分巨大。